据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的访问期间,美国从3月底到4月初,今年多次使用的术语“亚太”开幕式上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谈,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加坡国务参赞兼国家安全协调部长张志贤(Teo Chee Hean)也指出,无论这些术语以亚洲、跨大陆或印度洋为前缀,“让我们将精力和创造力投入到建立和发展一个一体化而不是分裂的框架上。”
美国单方面主导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存在诸多问题
几十年来,亚太地区保持了总体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亚洲已成为和平稳定的“锚”、发展的“增长极”、合作的“新高地”。美国大力推行“印太战略”,标榜促进地区繁荣,但实际上处处体现着“美国优先”云顶网站,为自身政治经济私利服务,对地区合作成果和未来发展前景构成严重威胁。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美国提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旨在通过加强与“印太”地区国家的关系,重塑地区环境,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美国试图通过制定一系列贸易问题的高层管理规定,但根据该框架的议程,参加国必须毫无例外地接受其选定领域的所有标准。应该慎重权衡“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的地缘政治风险,慎重考虑对韩国产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柬埔寨合作与和平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陈亨利指出,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中处于单边主导地位,存在一系列问题。一个是等价问题。二战后几乎所有的经济协议都是建立在市场开放和互利的基础上的,美国不开放市场就无法实现互惠原则。第二是排他性带来的挑战